下肢动脉硬化症
下肢动脉会随年龄增大逐步发生管壁硬化及管腔内斑块增生,从而导致动脉管腔狭窄甚至闭塞,称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(PDA)。它是一种老年病,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病人,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和心梗、脑梗属于同一类疾病,可以导致腿部缺血引起腿痛甚至坏死,因此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通俗地称为“腿梗”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改变,人口老龄化的进展,下肢动脉硬化症发病率在中国呈逐年增加趋势。
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表现
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一部分。多见于腹主动脉及下肢大、中型动脉,动脉壁硬化狭窄和继发血栓形成引起闭塞,使肢体发生缺血。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在早期主要表现为患脚怕冷、麻木、间歇性跛行、小腿痛胀和肌肉萎缩,病情进行多较缓慢。
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早期常表现为发凉、麻木,抽筋等不典型症状,常易失治误治。如果病变继续发展,就会出现“间歇性跛行”,特点是在行走约数百米至数十米后,出现下肢疼痛,被迫停下休息一段时间后疼痛缓解,可再继续行走,继续活动后疼痛可以反复出现。随着病变的加重,出现疼痛的距离越来越短,从几百米到最后的十几米,甚至几米,需及时治疗。如果出现跛行症状仍没有诊治,病变继续恶化,就会出现“静息痛”,患者即使在不活动的时候仍然会有下肢疼痛,尤其在夜间入睡时更重,使得患者寝食难安,精神紧张。这个阶段患者必须赶紧积极治疗,否则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,有截肢甚至死亡的危险。
关注公众号
您身边的健康管家